一、指导思想
在新的一年里,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,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,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,结合本馆实际,履行好教育服务职能,为广大读者服好务。
二、工作目标
以建设一支较高水平的馆员队伍为依托,以“读者至上,服务第一”为宗旨,加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,逐步打造质量上乘、载体多样、特色突出、支撑有力的文献资源服务体系,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功能,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而努力工作。
三、工作重点
本着传承、发展、创新的基本原则,结合图书馆发展整体目标,提出如下工作重点:
1、加强队伍建设,提升队伍素质
(1)调整队伍结构。目前图书馆23名工作人员中,专业人员少、男馆员少、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少,如此的专业结构,已经影响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。随着我院图书馆自动化、网络化、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,计划下一步我们将以存储传播知识信息为工作重点,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中心,要形成一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服务体系,没有专业人员不能实现这一目标。因此,根据图书馆目前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,我们将继续向学院提出用人计划,2014年引进1名本科以上学历的计算机人员,1名本科以上学历的图书情报学人员,1名本科以上学历的外语人员。
(2)加强业务培训工作。根据图书馆任务多,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,组织骨干人员,分期分批参加省内有关业务短期培训班,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。
(3)增强馆际交流和协作,扩大宣传我院、我馆的知名度,分期分批组织骨干力量到省内有关高校图书馆参观学习。以此达到解放思想、更新观念,取长补短,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,推进图书馆各项工作不断进步的目标。
(4)开展学术研究活动。围绕当前高校乃至我院“图书馆信息网络化建设及管理与服务创新”、“现代图书馆人性化管理与服务”、“图书馆采购工作重心偏移与发展趋势”、“情报服务机制与重点专业、学科跟踪服务模式探讨”等热点问题组织研讨会,计划每学期组织一次。并积极组织人员申报科研课题、撰写论文、著作。
(5)调整部分岗位人员。充分发挥每个馆员的积极作用,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。
2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优化读书环境
图书馆现有馆舍陈旧,设施设备不全且老化,根据这一现状,向学院提出如下建议:
(1)希望学校尽快启动新馆建设。
(2)按评估要求建一个200个座位的电子阅览室,并安装监控系统。
(3)将已经工作8年的馆员工作电脑和桌椅、检索厅电脑予以更换。
(4)新增读秀服务器1台,对知网服务器进行扩容。以便将所购买的电子图书拷入本地服务器。
(5)改造原电子阅览室,更新原电子阅览室管理软件。
(6)添加6组书架摆放期刊(过刊)。
(7)给期刊室、报刊室更换已生锈的桌椅并配上空调,让工作人员、读者进馆工作学习有一个舒适的环境。
(8)给每个书库、阅览室装上门禁系统和电子眼,以确保学院财产的安全。
3、完善制度,加强管理
(1)不断完善制度,强化制度的执行力。图书馆在2011年制定了45项管理制度,2012年又加以了完善,随着时间的推移,实践的发展,这些制度需不断完善,使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。
(2)继续做好考勤工作,严格执行学院及馆里请销假制度和考勤办法,坚持每月如实上报,并向全体人员通报。
(3)各各岗位业务工作实行规范化、标准化、科学化管理。各借阅室图书、期刊摆放整齐,录入图书数据、图书贴标及期刊装订要按照规范要求加工,保证质量。
(4)借阅室要保持环境清洁,物品摆放整齐,积极主动为读者营造一个舒适优美、空气清新的阅览环境。每个馆员要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接待好每位读者,以自己的勤劳、智慧和娴熟的业务技能,做好读者服务工作。
(5)馆里将每个月对各部室日常工作和卫生进行检查和评比,一月一总结,评比的结果作为评先选优依据。
4、加强文献资源建设,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
(1)制定20014年文献信息采购计划。一是按照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规划及目前馆藏实际情况,制定2014年采购计划;二是根据目前馆藏各类图书比例及2014年采购数量,调整各类文献资源采购比例。首先要加大重点学科、重点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比例,形成馆藏特色;其次要保证学院重点扶持的新兴学科的文献比例;再次要重视基础学科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资源采购比例,控制文学类采购比例。同时要加大电子资源、网络资源的采购力度,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。
(2)采取多种途径,加强文献资源采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一是实行“学科选书员制度”,以保证馆藏建设质量。在各部系设一名资料员,各学科、各专业确定一名教师做选书员,负责向图书馆提出本学科、本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,及勾选订单参与选书。图书馆与各部系来往通过资料员沟通。如:资料员把订单交给选书员,并负责收集订单,统一交送到图书馆采访人员。图书馆采编部设专人指导,下发订单、收集、查重、汇总、订购。二是按照学院教学大纲课程设置,由采编部整理出各学科、各专业的文献采购编目,在此基础上确定采购比例和范围。三是对难以采集的文献资源,实行聘请教师协同采购的办法。四是对学生采取召开读者意见座谈会等形式,征求图书采购意见。五是积极参加高校集团采购,尽可能以较少的经费购置价格昂贵的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。六是采取网上点击订购、电话联系、走出去采购现书、请进来建立采购关系、增加采购网点,保证完成纸质图书与电子资源的采购任务。七是加强图书馆的宣传工作,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。
5、加强读者服务工作,提高服务质量
(1)不断改进服务理念、服务手段,强化工作人员由传统借还“保管员”服务向人性化、自动化、网络化服务转变。
(2)服务工作重点强化文献资源的广为利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。要采取多种措施,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方便、快捷、高效的服务。
(3)、应用外借服务、阅览服务等方式,有效地满足读者对文献的不同层次的需求。
(4)做好电子信息服务。一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、网络化技术为服务手段,以网上阅览、参考咨询和查新服务为主要形式;二是充分发挥图书馆网页的服务功能,通过主页中“新书推荐”栏目为读者推荐优秀图书、电子出版物及网络信息;三是利用网页“读者意见箱”及时了解并尽快解决利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;四是开展网上预约、催还服务工作。
(5)开展文献信息调研服务。一是要经常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调查、统计、分析与综合,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充实完善的办法;二是要了解和掌握预购文献资源的市场占有量,研究文献信息的发展状态,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采购。
(6)做好宣传教育工作。一是向新生发放宣传册,对入学后的新生进行图书馆概况、地位、作用、藏书情况、服务设施等方面知识的介绍,完成好入馆教育的教学任务,使新生能尽快地了解图书馆,走进图书馆,利用图书馆;二是及时报导文献信息、图书布局、揭示馆藏,帮助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,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;三是开展“新书展览”活动。新书到馆后经过验收和简单的登记,选择部分专业图书及其它类优秀图书开架展出,唤起读者的阅读意识与信息意识。
(7)保证周开放时间在90小时,网上资源做到每天24小时开放服务。
6、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委员会、读协的作用,让图书馆成为学院教学、科研信息中心
(1)2014年3月召开第一届第三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,讨论图书馆的重大问题。如2013年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,2014年的工作计划及图书馆的重大建设问题,反映师生的意见和要求,向学校和图书馆提出改进图书馆工作的建议。
(2)充分发挥读者协会的作用,开展一系列的读书、评书、征文、讲座、演讲等活动,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,管理与实践能力,思维与创造能力。吸引读者关心图书馆,提高读者阅读图书的兴趣和积极性。
此外,图书馆将配合评建办做好评估工作,并完成学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。
娄底职院图书馆
2013年12月23日
附:2014年图书馆主要工作安排表
序号 |
主 要 内 容 |
主要责任人 |
完成时间 |
备注 |
1 |
安排寒假值班工作 |
梁燕 |
2014年1月 |
|
2 |
验收2013年所签合同购置的纸质图书 |
奉晓红、黎梅、
梁艳萍等 |
2014年3月 |
|
3 |
图书馆第一届工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筹备工作 |
李翠兰、廖婧华等 |
2014年2月 |
|
4 |
上学期开学办公用品及卫生工具领取 |
梁燕及各部主任 |
2014年2月 |
|
5 |
召开图书馆第一届工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|
李翠兰、廖婧华等 |
2014年3月 |
|
6 |
做好新书导读工作 |
梁艳萍 |
2014年4月 |
|
7 |
举办4.23世界读书日活动 |
李翠兰、黄海平等 |
2014年4月 |
|
8 |
到各系部进行调研,了解读者需求 |
奉晓红、黎梅、
梁艳萍等 |
2014年5月 |
|
9 |
签订纸质图书、电子图书合同 |
李翠兰、奉晓红、黄海平 |
2014年6月 |
|
10 |
办理毕业生离校清单 |
梁燕 |
2014年7月 |
|
11 |
组织馆员外出学习 |
李翠兰、梁艳萍等 |
暑假 |
|
12 |
做好暑假阅览室的值班工作 |
徐辉等 |
暑假 |
|
13 |
领取下学期办公用品 |
梁燕及各部主任 |
2014年8月 |
|
14 |
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 |
李翠兰、黄海平 |
2014年9月 |
|
15 |
招聘勤工助学管理员 |
梁燕及各部主任 |
2014年9月 |
|
16 |
办理新生借书卡 |
梁燕 |
2014年9月、10月 |
|
17 |
将新购置的电子资源调试到位 |
黄海平 |
2014年10月 |
|
18 |
举办读者培训班 |
黄海平 |
2014年11月 |
|
19 |
订购2014年的报刊、杂志 |
奉晓红 |
2014年11月初 |
|
20 |
做好年终绩效考核工作 |
李翠兰 |
2014年12月 |
|
21 |
做好2015年的经费预算工作 |
李翠兰 |
2014年12月 |
|